
#trend 1
運動與心理健康的結合深化
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已經不僅侷限於體能表現,心理層面的照顧也逐漸受到重視。
• 「情緒釋放式訓練」興起,例如: boxing therapy (拳擊心理治療), trauma-informed yoga (創傷感知瑜珈), rock climbing therapy (攀岩心理課)…等。
• 健身訴求從「瘦、美、自律」逐漸轉向「與身心靈連結、更好的自己」
• 結合冥想、呼吸法,能有效紓壓的課程如:頌缽、靜心瑜珈、重訓後伸展+深呼吸)在年輕群體中特別受歡迎。

#trend 2
短時×高頻×功能性=高效訓練
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下,如何在有限時間內取得最大效益,成為新世代運動族的重要課題。
• 運動要成為日常習慣,需符合大眾「短時高效」的需求。因此,10~20分鐘的微訓練(micro workouts)目前還是主流,例如:Tabata、有氧核心、無跳躍燃脂...等。
• 主打「無器械」、「居家可練」的健身影片獲得最多點擊量。健身YouTuber像是Pamela Reif、Chloe Ting、MadFit ...等,10-15分鐘的影片點閱量甚至破千萬。
• 越來越多內容強調functional training (功能性訓練),模擬真實生活中的動作,像是搬運、打掃,強化身體應付日常活動的能力。

#trend 3
個人化的訓練計畫及營養補充
運動訓練邁向個人化與科學化,專屬自己的健身計畫已成新熱潮。
• 透過DNA檢測或AI健康應用,健身者現在可以根據自身體質與運動目標,訂製健身計畫,並搭配適合的維他命、礦物質或蛋白質攝取量。
• 女性對自己體質與男性的差異漸受重視,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月經週期(cyclesyncing)訓練及減脂。

#trend 4
專為亞洲女性打造的品牌崛起
運動服飾品牌開始關注亞洲女性身形與穿著需求,帶來屬於我們的設計與自信。
• 跟隨著Athleisure - “Fitness is a life-style” 潮流, 越來越多專注於設計感與親膚機能的女力品牌出現,並強調「專為亞洲女性身形量身打造」。
參考品牌:hyphy / Maia Active / andar / ULMPT / Asify / imTB

#trend 5
打造有歸屬感的社群
隨著運動生活普及,越來越多人在健身路上尋求心靈支持與同伴,社群力量顯得格外重要。
• 教練與健身品牌紛紛結合社群平台(LINE社群、私密社團、專屬APP)與實體空間,創造「深度陪伴、「有生活交集與交流」的健身社群。

#trend 6
熱門的共享運動空間
運動型態的多元發展,帶動了共享空間的興起,為現代人創造更多彈性。
• 隨著越來越多人投入健身運動行業,擁有個人教室/Studio的需求暴增,尋求「合租」、「不綁約」的教練/老師推升出許多彈性、可小時租用的運動共享空間。
• 而共享空間的好處,不僅能讓教練/老師上動態課程,還可以開研習會、舉辦活動、社群交流…等。這種創新的共享空間,讓運動更加彈性且容易入門,也促使小規模但專業、多元的運動共享空間遍地開花。
by YOGALAND
歡迎取用並 @yogaland_tw
